一、阿膠五汁膏
【原料】天冬、麥冬、川貝母、丹皮、阿膠各150克,生地、薄荷各300克,茯苓120克,犀角、羚羊角各75克,梨汁、藕汁、蘿卜汁、人乳各100克,甘蔗汁50克。
【做法】上藥共研末,加水煎熬、去渣,加五汁再熬,加煉蜜3000克,和勻,隔水煮2小時后用。
【用法】每服1匙,一日3次。功效:適用于老年津傷久咳,低熱咽痛,痰中帶血,語音不出等。
二、阿膠滋容養液膏
【原料】女貞子、旱蓮草、桑葉、黑芝麻、鮮菊花、枸杞子、當歸身、白芍、熟地、黑豆、白獲神、玉竹、桔紅各120克,沙菀蒺藜、炙甘草各60克。
【做法】共粉碎,加水煎至味盡去渣,合并濾液,濃縮,加入阿膠、煉蜜各90克收膏。
【用法】每服15克,一日2次。
【功能】益脾腎,補氣血。治病后體虛,食少腹脹,頭暈目眩等。
三、阿膠鹿鞭膏
【原料】鹿鞭一對,阿膠250克。
【做法】將阿膠用清水漂凈,研成細末,放在碗內,加入水半杯及黃酒半杯,再放在鍋內隔水蒸煮,等到開始溶化時,加入鹿鞭末及冰糖4兩,拌勻,熬透即成。
【用法】每服10克,一日2次,白開水沖服。
【功能】補腎壯陽,益腎暖宮。治療腎陽虛所致的陽痿,腰膝酸痛,耳鳴耳聾,婦女宮寒不孕,男子慢性睪丸炎等病癥。
四、阿膠健脾溫腎膏
【原料】黃芪、蒼耳子各200克,白術、山萸肉、巴戟天、當歸、陳皮各100克,黨參、黃精、仙靈脾、菟絲子、補骨脂、蒲公英、桑白皮、白果仁、矮地茶、黃荊子各300克,南沙參、懷山藥、辛夷、制半夏各150克,全蝎30克,蜈蚣20條。
【做法】加水煎3次,合并藥液,再入阿膠150克,冰糖300克收膏。加減:咳嗽痰多、胸悶加生南星150克,制半夏改為生半夏;喘重加麻黃150克;喉中痰鳴加射干150克;失眠加合歡皮、夜交藤各300克;小兒哮喘加萊菔子200克,雞內金150克。
【用法】于每年11月開始服用,每次25毫升,每日2次,連服50日,急性發作期癥狀明顯者加用常規治療,每個冬季為1個療程。
【功能】健脾溫腎,治療支氣管哮喘。
進補膏方并非人人皆宜,身強體壯者補膏反而會傷害身體。發育良好、5歲以下的小兒也不宜進補膏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