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夏之交氣候多變,多風、多雨、溫差變化大等,氣溫上升、濕度增大,為細菌,霉菌、病毒的衍生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,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不注意保養(yǎng),就會導致各種疾病,甚至會引起各種舊病的復發(fā)。不僅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,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損害。因此在春夏之交季節(jié)變換之際,做到“順應天時養(yǎng)生”,在相應的季節(jié)重點保養(yǎng)相應的臟腑,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,以保障身心健康。
《黃帝內經(jīng)》中講到“春夏養(yǎng)陽,秋冬養(yǎng)陰”,在五臟中,肝屬木應春,心屬火應夏,明代醫(yī)家李東垣認為:“春主升,夏主浮,在人則肝心應之”。
中醫(yī)養(yǎng)生學認為,“春日宜省酸增甘,以養(yǎng)脾氣”。因此,春夏之交飲食宜遵循少酸增甘原則。這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之時,肝氣旺,則會影響到脾。所以,春季容易出現(xiàn)脾胃虛弱病癥;如果多吃酸味的食物,會使肝功能偏亢,故春夏之交的飲食調養(yǎng),宜選辛、甘溫之品,忌酸澀。飲食宜清淡,忌油膩、生冷及刺激性食物。
我國最早的藥學專著《神農本草經(jīng)》記載,阿膠,味甘、平,久服輕身益氣。《名醫(yī)別錄》載,阿膠,微溫,無毒,養(yǎng)肝氣。清代黃宮繡《本草求真》載,阿膠,味甘氣平,質潤,專入肝經(jīng)養(yǎng)血;明末李中梓則說,阿膠滋水液,“水充則火有制,火熄則風不生。凡木旺風淫,火盛金衰之證,應手輒效”。
阿膠枸杞固元膏具有補腎益精之功,能提人體高免疫力。
【原料】 阿膠(阿膠原粉)120克,黑芝麻125克,枸杞子60克,蔗糖(冰糖)80克,蜂蜜8克,龜苓粉40克。
【做法】
(1)將阿膠(阿膠原粉)、蔗糖、蜂蜜加水400毫升溶化,倒入電磁爐不銹鋼鍋中,置電磁爐上用中火(200℃)加熱,并不斷攪拌,使阿膠和蔗糖完全溶化。
(2)取龜苓粉,加水400毫升化勻,成糊狀,倒入不銹鋼鍋中,先用大火(280℃)加熱至沸,改用中火加熱(200℃)3~5分鐘,加入黑芝麻、枸杞子,調小火(120℃)保持微沸2分鐘,倒入微波爐盒中,放涼,冰箱存放。每日服用兩次,每次60克,用干凈勺子挖取,剩余置冰箱冷藏。
阿膠枸杞固元膏中的黑芝麻補肝腎、益精血,有健腦益智、延年益壽的作用。枸杞子歸肝、腎經(jīng),可滋陰補腎、養(yǎng)肝明目。龜苓膏,其性溫和,不涼不燥,老少皆宜,具有滋陰補腎、潤燥護膚、消除暗瘡、調理臟腑之功,并預防膚質老化及便秘,促進新陳代謝,提升人體免疫力。
夏季,天氣炎熱,人體新陳代謝旺盛,汗易外瀉,耗傷津液。中醫(yī)認為,夏季人體喜涼,五臟屬心,宜清補。阿膠百合蓮子固元膏就是一款具有祛暑益氣、生津止渴、養(yǎng)陰清熱作用的養(yǎng)生佳品。
【原料】 阿膠(阿膠原粉)120克,蓮子100克,百合60克,蔗糖80克,蜂蜜8克,龜苓粉40克。
【做法】
(1)將阿膠(阿膠原粉)、蔗糖、蜂蜜加水400毫升溶化,倒入電磁爐不銹鋼鍋中,置電磁爐上用中火(200℃)加熱,并不斷攪拌,阿膠和蔗糖完全溶化。
(2)取龜苓粉,加水400毫升化勻,成糊狀,倒入不銹鋼鍋中,先用大火(280℃)加熱至沸,改用中火(200℃)加熱3~5分鐘,加入蓮子、百合,調小火(120℃)保持微沸2分鐘,倒入微波爐盒中,放涼,冰箱存放。每日服用兩次,每次60克,用干凈勺子挖取,剩余置冰箱冷藏。
分初夏和長夏,氣候各有特點。初夏主火。火氣傷人,心神最易受擾,易出現(xiàn)心煩、失眠,汗多、躁狂等情況。長夏主濕,濕氣通于脾,易出現(xiàn)惡心、舌苔厚膩,不想吃飯,甚至頭昏、頭痛的現(xiàn)象。阿膠百合蓮子固元膏中的蓮子歸脾、腎、心經(jīng),可補脾止瀉、益腎澀精、養(yǎng)心安神。百合入肺經(jīng),補肺陰,清肺熱,入心經(jīng),養(yǎng)心陰,益心氣,清心熱而安心神。具有滋陰補腎、養(yǎng)心補脾、潤肺止咳的功效。
總之,養(yǎng)生一定要順應四時,天人合一,以適應自然界陽氣漸生而旺的規(guī)律,即所謂養(yǎng)陽,從而為秋冬的陽氣收藏打基礎,而不應宣泄太過或內寒太甚,防止傷陽、傷正。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。”我們順時而為,養(yǎng)天地之浩然正氣,適應季節(jié)更替,有節(jié)奏的生活,一定會有一個強壯的身體。
上一篇:秋冬進補用阿膠膏[ 10-16 ]
下一篇:春季養(yǎng)“生”護肝[ 11-09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