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心最累,因為心為火臟,心氣應于夏,一年之中,心與夏天的關系最大。
夏季怎樣養(yǎng)心?
1. “心靜自然涼”:夏天首先要心靜,靜則生陰,陰陽協(xié)調,才能保養(yǎng)心臟。
2. 夏天要善于養(yǎng)心陽:心陽虛是心氣虛的發(fā)展,表現(xiàn)是心慌、胸悶氣短、自汗,嚴重者畏寒肢冷,胸痛憋氣,脈弱無力。有心氣虛或心陽虛癥狀的人,夏天尤應避免多出汗,如因汗多出現(xiàn)心慌氣短,可用西洋參泡水飲,或服生脈飲(人參或黨參、麥冬、五味子)口服液。
3. 夏天要養(yǎng)心陰:心陰虛是指心陰血不足,主要表現(xiàn)為五心煩熱(胸心、兩手心、兩足心)、咽干失眠、心慌心跳。心陰虛者需要注意少勞累、少出汗、多吃養(yǎng)心陰之品,如麥冬、酸棗泡水喝,或冰糖大棗小米粥或銀耳蓮子羹。
4. 夏天要養(yǎng)心血:心血虛主要是心血不足,使人出現(xiàn)頭昏腦空,乏力疲倦??沙噪u血、鴨血、豬血及大棗、阿膠、當歸燉肉等。
夏天在養(yǎng)心的同時也要注意養(yǎng)脾,尤其是三伏天多吃豆,有健脾利濕的作用。適宜夏天吃的豆包括:
綠豆:清熱除濕、健脾;
薏苡仁:健脾利濕;
青豆:滋養(yǎng)肝脾;
黑豆:養(yǎng)脾益腎;
赤小豆:健脾、養(yǎng)血、養(yǎng)心。
以上這些豆可與大米一起熬粥,或燉肉吃均可。
長夏屬濕,易出現(xiàn)脾虛。此時,脾氣不足的人可以趁勢補脾。
1. 什么是脾氣虛?有什么特點?
脾氣虛是指脾功能不足,特點是食少,飲食不香,食后腹脹,人懶乏力,四肢沒勁,健脾燥濕可用白術、山藥、薏苡仁熬湯或山藥、薏苡仁、白扁豆燉肉服用。
2. 為何長夏會出現(xiàn)肛門重墜、子宮下垂,頭昏乏力?
這是中氣下陷的緣故。脾虛日久失于調補,可致中虛下陷引起內臟下垂。治療應補益脾胃,升舉中氣,可服黨參10克或人參3~5克燉肉,酌加升麻助升舉。
夏季養(yǎng)生食譜推薦
阿膠百合蓮子粥
【原料】阿膠原粉10克,蓮子30克,干百合25克,糯米100克。
【做法】
1. 將蓮子放入碗中,用沸水浸泡片刻,去蓮心;
2. 將糯米淘洗干凈,加干百合入鍋,加水煮沸;
3. 加入阿膠、蓮子,按常法制成糯米粥,即成。
蓮子豬肚
【原料】豬肚子1個,蓮子肉50克,香油、精鹽、生姜、蔥、蒜各適量。
【做法】
1. 先將豬肚子洗干凈,蓮子(去心)用水泡發(fā),然后放入豬肚內,用線縫合,將豬肚放入鍋內,加清水燉熟透后撈出晾涼;
2. 將豬肚切成均勻細絲,同蓮子放入盤中,將香油、精鹽、蔥、蒜調料與豬肚絲拌勻即成。
上一篇:春季養(yǎng)“生”護肝[ 11-09 ]
下一篇:秋天養(yǎng)陰潤肺[ 11-09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