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生的基本原則
中醫養生學有著豐富的實踐基礎,方法頗多,但其基本的原則,大體可歸納為一下幾個方面:
1、順應自然
人與自然息息相通,人類生活在自然環境中,大自然是人類生命的源泉,而自然界的各種變化,無論是四時氣候、晝夜晨昏的交替,還是日月運行、地理環境的演變等,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,產生相應的生理或病理反應,所謂“人與天地相參也,與日月相應也”(《靈樞•歲露論》)。因此人類必須掌握和了解自然環境的特點,順乎自然界的運動變化來進行護養調攝,與天地陰陽保持協調平衡,使人體內外環境處于和諧的狀態,這樣才能有益于身心健康。
一年四季有春溫、夏熱、秋涼、冬寒的變遷,萬物隨之有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的變化,人體陰陽氣血的運行也會有相應的改變。根據這一自然規律,中醫養生學便提出了“春臥早起,多進行戶外活動,漫步于空氣清新之處,舒展形體,使陽氣更加充盛。秋冬季節,氣候轉涼至寒,風氣勁疾,陰氣收斂,必須注意防寒保暖,適當調整作息時間,早臥晚起,以避肅殺寒涼之氣,使陰精潛藏于內,陽氣不致妄泄。這種根據四時氣候變化而保健調攝的方法,就是天人相應,順乎自然養生原則的體現。
2、形神兼養
行,指人體的臟腑身形;神,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動。形乃神之宅,神乃形之主。形體物質是生命的基礎,只有形體完備,才能產生正常的精神活動;精神活動是生命的主宰,只有精神調暢,才能促進臟腑的生理功能。無神則形無以主,無形則神無以附,形神合一,相輔相成,共同構成了人的生命活動。所以中醫養生學非常重視形體和精神的整體調攝,提倡形神兼養,守神全形。
養形,主要是指攝養人體的內臟、肢體、五官九竅及精氣血津液等。大凡調飲食、節勞逸、慎起居、避寒暑、勤鍛煉等養生的方法,多屬養形的重要內容。如調飲食,應做到謹和五味、粗細結合、葷素搭配、寒熱適宜等;慎起居,要注意日常生活有規律,與四季相應而起臥有時,節制房事而保養腎精等。
調神,主要指調攝人的精神、意識、思維活動等。由于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,精神之所舍,故調神又必須要以養心為首務。調神的內容十分豐富,主要要求人們思想上保持安定清凈的狀態,不貪欲妄想,不為私念而耗神傷正,同時做到精神愉快,心情舒暢,盡量減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過度的情緒波動。另外也可通過練氣功而意守人靜,以神御氣;或通過繪畫、書法、音樂、下棋、旅游等有意義的活動,來陶冶情操,修性怡神。
3、動靜結合
動與靜,是自然界物質運動的兩種形式,有動才有靜,動中包含著靜,靜中蘊伏著動。如形屬陰主靜,是人體的物質基礎,營養的來源;氣屬陽主動,是人體的生理功能,動力的源泉。又如五臟藏而不瀉,主靜;六腑瀉而不藏,主動。只有動靜結合,剛柔相濟,才能保持人體陰陽、氣血、臟腑等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,人體才能充滿旺盛的生命力。因此養生既提倡“養身莫善于動”,又強調“養靜為攝生之首務”的原則。
動,包括勞動和運動,“生命在于運動”,“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”。運動可以增強人的體質,促進氣機通暢,氣血調和,經絡通達,九竅和利,提高抗御病邪的能力。運動養生的方法有多種,如散步、打拳、舞蹈、游泳、按摩、氣功等,可根據不同的年齡、體質、季節、環境等選擇適合于自身狀況的運動項目。不過運動養生也要從實際出發,避免過度疲勞和進行過量的運動,否則對身體有害無益,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應注意。此即唐•孫思邈《千金要方•養性》中所告誡的“養性之道,常欲小勞,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”。
靜,主要指保持精神上的清凈,還包括形體活動的相對安靜狀態。心神為一身之統領,任諸物而理萬機,具有易動難靜的特點,故清凈養神十分重要。只有心靜方能神凝,神凝方能心定,如此神藏而不妄耗。倘若心神過于躁動,神不內守,就可擾亂臟腑,耗傷精血,招致疾病的發生。另外,還須注意勞逸結合,不妄作勞,無論從事什么工作,都要適度而不宜太過,并保持充足的睡眠,通過靜養來消除疲勞,恢復旺盛的精力。再如氣功中的靜功,也是通過一定的體態姿勢、特定的呼吸方法及意念活動,在“入靜”的狀態下,提高情緒的穩定性,控制自己的心境、感情,進行內部的自我鍛煉和調節,從而起到對機體的“調整”、“修復”和“重建”作用。
4、調養脾腎
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,水火之宅,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,是元氣、陰精的生發之源,生命活動的調節中心。腎中精氣陰陽的盛衰,與人的生長發育以及衰老過程有著直接的關系。腎氣充足,則精神健旺,身體健康,壽命延長;腎氣衰少,則精神疲憊,體弱多病,壽命短夭。正如明•虞摶《醫學正傳•醫學或問》所說:“腎元盛則壽延,腎元衰則壽夭。”
氣血是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基礎,五臟六腑、四肢百骸皆賴以營養。脾主運化,為后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,飲食中的精微物質必須依靠脾的吸收和轉輸,才能化生為氣血,營養于周身,維持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。
人體生命活動的根基是腎,生命活動的重要保障是脾。養生保健,調攝臟腑,應以脾腎為先,既要顧護腎臟,又要調理脾胃,使精髓足以強中,水谷充以御外,各臟腑功能強健,精氣血津液充足,從而達到健康長壽之目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