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要八分溫,二分寒
春季里養生,要注意寒溫原則。中醫中講一個平衡,春天是八分溫,二分寒。在春天里大多數人都應該用溫的,養養人體的生長之氣,一定要保護自己的溫暖之氣。
如何養溫暖之氣呢?
第一,暖體。就是保持身體的溫度,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講的春捂秋凍,因為要保護身體的溫暖之氣。
第二,暖食。就是吃一些具有溫陽散寒作用的食物,以保養春生之氣。
第三,暖心。就是說在養春生之氣的時候,不僅身體需要溫暖,心理上也需要溫暖。有很多人得病以后,或者得了一種慢性病以后,對慢性病的未來、康復,有很多憂慮。譬如說得了心臟病以后,擔心會不會心肌梗塞?有些人得了胃病,看了以后擔心萎縮性胃炎,說是癌前病變。在這個時候,一些消極的因素,從心理上講,都是屬于寒的性質。那么對于這樣的人就特別需要暖心,所以無論是作為一個養生家、一個健康教育工作者或者說作為一個醫生,還有周圍的同事,用暖心的措施,是很有必要的。要讓他振奮起來,春天就是一種振奮,就是一種生氣,所以用我們的語言和行為去關心他,給他做一些暖心的工作,是很有必要的。
第四,暖藥。中醫講,辛甘化陽,就是服用辛甘的中藥,可以化生陽氣,能夠溫陽散寒。例如桂枝甘草湯,由桂枝和炙甘草兩味藥組成。桂枝是辛溫的,甘草是甜的,服用以后能夠散寒,能夠溫養人體的陽氣,可以溫心陽、胃陽,還可以溫肺散寒。因此用來養春生之氣,是一個很好的暖藥。
在養春生之氣時,有些人身體里有熱氣,需要用一點清涼的藥物,此所謂二分寒。例如有些人出現舌紅、苔黃、面赤,目赤,脈滑數,惡熱喜涼,消谷善饑,大便干燥,尿黃氣臊等癥狀,這些都是熱象,需要用涼性的食物。如蘿卜、綠豆芽、豌豆等。白蘿卜,味辛、甘,性涼,能夠行氣、清熱、利濕、化痰;綠豆芽,味甘,性涼,有清熱祛濕、利尿的作用;豌豆,同樣也有這樣的作用。同時春天里,青綠色有助于調節我們的身體,鼓舞我們的生氣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