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穴位養生
一年之計在于春。春季是萬物生發的季節,好好調養就是積蓄“生”的力量,為一年的好身體打基礎。春季在五行中屬木,而五臟中肝屬木,因此春季應該養肝護肝,預防肝病的發生。
春季五氣應風,是一個多風的季節,緣于陽氣升發,寒氣與暖氣相互交融,由空氣的對流而形成,導致大自然互動而生風。
此時,如果氣候變化異常,春天應溫而反寒,則風容易侵犯人體,從而導致發病的外界邪氣——風邪,且風邪多夾雜其他邪氣,如風寒、風熱、風濕等。風邪具有以下特點:
1、風邪為百病之長,具有動的特點,其性輕揚開泄,易襲陽位;
2、風邪善行數變,致病情變化快;
3、風性主動,導致肌體或肌肉發生抽搐,不自主顫動;
4、風為百病之長,風邪致病比較廣泛。
在人體十四正經中足少陽膽經、足厥陰肝經是最為重要的兩條經絡。其中膽經為多氣少血之經,肝經為少氣多血之經,因此,春季養生的穴位重點應以這兩條經絡上的穴位為主。
肝經上有14個穴位,與人體的臟腑器官中的肝、膽、胃、肺、膈、眼、頭、咽喉都有聯系,如圖所示。


膽經有44個穴位,如圖所示。


春季在進行穴位養生時可選擇的穴位如下:
1、春季為多風季節,拍打膽經利樞機,膽經上一般選擇風池、肩井、風市三個穴位。
2、堅持每天按揉兩側太沖、魚際、太溪和尺澤,可充分保肝護體。
3、對于40歲以上人群,堅持每晚睡前一次按揉雙側陽陵泉、承山和三陰交3分鐘。
春季在進行穴位養生時,具體操作如下:
首先,每天堅持按揉、拍打膽經上風池、肩井、風市穴。


(1)按揉雙側風池穴,5分鐘。

(2)推按揉頸雙側膽經,從風池至肩井,3分鐘。

(3)用掌或拳眼叩拍打雙側肩井穴,各36次。

稍微下蹲,用掌拍打雙下肢風市穴,各36次。
其次,每天按揉兩側太沖、魚際和太溪,不拘時間,每穴3分鐘。
具體方法:早起先按揉肝經上的太沖,肺經上的魚際和腎經上的太溪3分鐘,晚睡前用熱水泡腳,然后依次按揉魚際、太沖、太溪穴,每次每穴3分鐘,再加按肺經上的尺澤穴。

最后是堅持每天晚上睡覺前,先用熱水泡腳10分鐘,泡至小腿肚子以上,然后開始從上到下按揉穴位,先按揉兩側陽陵泉3分鐘,然后點按承山3分鐘,最后按揉雙腿側的三陰交,向骨緣內側點揉5分鐘。

上一篇:各種體質應如何養生[ 04-28 ]
下一篇:春季的飲食養生保健方法[ 05-02 ]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