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節氣對人體生物鐘的影響
在養生的各個門類中,有人認為養生的最高境界是“生物鐘”養生。把大自然比擬成擴大了的人,而將人比作濃縮了的大自然。隨著晝夜交替,四季變化,人的生理活動也進行著周期性的變化。這種周期節律早在《黃帝內經》中就有明確的闡述,《素問?六節藏象論》曰:“五日謂之候,三候謂之氣,六氣謂之時,四時謂之歲。”從中我們看到年周期的確立是基于四時的。經文所說的“三候謂之氣”,正好是我們現代所講的一個節氣(15天),“六氣謂之時”也正是我們說的一個季節,以此類推出一年四時(二十四節氣)。我們把晝夜交替喻為“舊生物鐘”,也有隨著月亮盈虧而運轉的“月生物鐘”及按四時變遷的年生物鐘。
曾有美國醫學家研究發現,人體細胞和液體的流動會隨著月亮的變化而變化。人體內的液體成分約占80%,月球的吸引力就像引起海水潮汐,對人體中的液體發生作用而引起生物潮,這就是人們在滿月時精神容易激動、暴躁的一個原因。專家們認為這些生理活動的起伏波動如同海潮,有高潮、低潮,也有平靜。它們是受人體“預定時刻表”支配的,故人們形象地稱它為“生物鐘”。受它支配的人體血壓、體溫、心跳、脈搏、神經的興奮與抑制、激素的分泌等多種生理活動,直接反映著生物鐘的活動狀態。如果運轉正常說明身體健康,反之會發生疾病、早衰甚至夭折。因此,調準“生物鐘”對人體健康十分重要。這就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地保證生活規律,使人的“生物鐘”運轉與自然界的節律合拍,則是達到了養生的最高境界。當然這只是一種觀點。
上一篇:二十四節氣對人體臟腑的影響[ 06-24 ]
下一篇:二十四節氣對不同年齡、性別人群的影響[ 06-24 ]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