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少吃羊肉多吃鴨

羊肉、雞肉、狗肉……每到秋季,人們便開始大吃大喝起來,因為要“秋補”、“貼秋膘”。但是,專家提醒:秋燥耗陰傷精,再加上羊肉、狗肉屬于溫燥食物,很容易導致上火、口腔潰瘍、失眠、便秘等癥狀的發生。因此,秋補不妨多吃些涼性食物。

中醫學認為鴨肉性寒,營養豐富,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須的蛋白質、維生素,以及鈣、磷、鐵等礦物元素。除可大補虛勞、滋陰養胃外,還可消毒熱、利小便、退瘡癤,這是多數溫熱性肉禽類所少見的。因此,秋初吃老鴨最有滋陰清熱、利水消腫的作用。
鴨子吃法多樣,全鴨冬瓜湯,取帶皮冬瓜100克,鴨1只,瘦肉30克,海參、芡實、苡仁各15克煮湯至爛熟,有補虛作用;蟲草燉老鴨,蟲草10克放入老雄鴨肚中,加水燉熟調味食用,對老人久咳虛喘、腰膝酸痛、體虛乏力者有作用;豬蹄燉鴨,公鴨一只加入豬蹄和火腿適量,燉熟食之,對體虛或肺結核熱咳嗽者有效果。
【收藏】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