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防秋燥

初秋之時,受夏日余熱之影響,頗有些燥熱,其原因是空氣中的濕度降低了,人們生活需要的相對濕度大約是70%,高于或低于這一數值都會使人感到不適。秋燥之時,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多在60%以下,低時僅有30%-40%。空氣干燥,人體皮膚、粘膜的水分蒸發加速,易使人感到口鼻干燥,嗓子發干,口干欲飲,皮膚也干燥或干裂,毛發干燥易脫落,大便干燥,小便量少。
燥病的治療一般以清肺、潤燥、生津為主,輕者可用枇杷葉露與桑葉10克、杏仁10克、生石膏15克煎水飲服。干咳無痰或痰中帶血絲者可用羅漢果沖劑,每次1塊,每日3次。羅漢果性味甘涼,有清熱祛暑、潤肺止咳、潤腸通便的作用。如果病情較重,燥熱傷肺時可服養陰清肺膏,每次15克,每日2-3次。
防秋燥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:

一是夏秋季節不要過于曝曬,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,多去海濱或郊外,呼吸新鮮空氣,有助于除燥。莫讓秋風秋雨傷身體。若被秋風侵身、秋雨濕身,應及時洗個溫水澡,換上干衣褲、鞋襪,必要時可飲點熱姜湯水,或用少量艾葉泡水暖腳,有驅寒、除濕的防病作用。

二要注意早睡早起,適當進行鍛煉,可以勤習吐納做起。方法是:每日清晨洗漱完畢,于靜室內閉目靜坐片刻;先叩齒36下,然后用舌在口中攪動,待口中水滿,漱煉數遍,分三口咽下,并用意送至丹田;再緩緩將氣從口中呼出,呼氣時口唇微張,默念呬(“戲”音),但不要出聲,如此反復36次;稍停片刻,兩手半握拳,輕輕打擊背部,左右各3次(一上一下為l次,上及肩胛下,下至臀部)。若以上方法能每日早晚各做一遍,對預防秋燥有效。至于起居方面,應做到早睡早起,這樣可以收斂神氣,使肺氣不受秋燥損害,保持清肅功能。

三要選用滋陰潤燥的食物調養身體。多喝點糖鹽水或茶水,多吃水果,保持大小便暢通。秋天是多種水果上市的季節,鴨梨、蘋果、柑、橘、香蕉等品種繁多,可經常吃一些滋陰補腎,去燥平火的動、植物食品,如烏魚、甲魚、鴨蛋、紫菜、海帶、蓮子、蘿卜等,適當吃一些有助于消火解毒。還可選用白木耳、黑木耳、鴨子、黑芝麻、鴨蛋、蜂蜜、紅棗、蓮子、百合、核桃、淡菜、海參、藕、地瓜等柔潤之品,均可起到預防秋燥的作用。
上一篇:處暑節氣飲食之銀耳鴨蛋湯[ 08-23 ]
下一篇:秋季宜練養肺功[ 09-06 ]


